普鲁斯特
【生卒】:1754—1826 【介绍】: 法国化学家。 1816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他在1799年证实“不论碳酸铜的生成方式如何,不论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合成,其组成均固定不变”,从而发现了作为化学基本定律之一的定比或定组成定律:任何化合物均有确定组成,不因制备方法不同而不同。他说,大自然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掌握著天平”,进行“称量和量度”以形成化合物。 但是另一位法国化学家贝托勒(Berthollet,C.L.)却认为化合物并无固定组成,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著名论战。 这使得普鲁斯特不得不用长达9年的时间来不断提纯和分析各种化合物,以确证定组成定律,直到1808年终于得到公认,为近代原子论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化学的发展。普鲁斯特还在其它方面做出了贡献,先后分离出葡萄糖(1802年)和甘露醇(1806年)及亮氨酸(1818年),区分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差别,等等。 普鲁斯特是一位操作精细的化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