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在今浙江普陀县,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岛呈狭长形,南北纵长8.6公里,东西横宽3.5公里,面积12.76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其东南面为著名的洛迦山(又称“补怛罗迦”、“布怛落伽”),两山合称“普陀洛迦山”。据传,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径普陀山为大风所阻,无法起航,于紫竹林结茅留居,建“不肯去观音院”,佛教由此鼎盛。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将全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由此,“南海观音”、“南天竺”闻名海内外。 历朝相继兴建寺院,最盛时有寺院、庵堂、茅篷218座,有僧尼2000余人。 现存紫竹林、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天门、西天门、盘陀庵、洛迦山观音庵等10余座,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我国清初建筑群的典型。岛上还有潮音洞、朝阳洞、梵音洞、千步沙、水晶宫等风景点20余处,幽洞奇岩,海天一色,变幻多端,景色奇丽,为我国南方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和海滨浴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