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陀宗乘之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陀宗乘之庙 又叫小布达拉宫,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仿西藏布达拉宫式样,占地22公顷,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 庙南向,背山面河,围墙上加雉堞,转角处建有守望用的阳阁,围墙向北交于山顶,形成强劲有力的轮廓线。庙内有近40座大小建筑物,自山门、碑亭、五塔门至琉璃牌坊,建筑居于一线,均衡对称,具有汉族风格;自琉璃牌坊之后,依就山势,灵活布局。 其中有白台僧房及佛殿约30座,大都自由散置(现白台已有塌毁)。最后一组大红台建筑,台基高约17米,台高约25米,似耸立蓝天之中,台顶钻出镏金的万法归一殿顶,并衬出慈航普渡和权衡三界亭的翼檐。 西罡殿内有罕见的吉祥天母骑骡铜像,五塔门的五座喇嘛塔,传为佛教中的胜利塔,表示长寿。整个寺庙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均为藏族手法,铜瓦白壁相映衬,十分雄伟壮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