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亦称晋察冀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部分地区。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留下的部队在聂荣臻的率领下,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至11月初,相继收复蔚县、涞源、曲阳、平山等二十余座县城。 同时,在冀中、平西等地开始建立抗日武装。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5月在冀中成立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在平西成立八路军第四纵队(后改为冀热察挺进军)。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晋察冀分局,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彭真任书记,辖晋察冀(后改为北岳区)、冀中、冀热察三个区委。 到1940年底根据地面积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万,在八十余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部队发展到约十万人。根据地军民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抗战八年中,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作战六万五千多次,歼敌三十三万余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