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时间管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时间管理 任何管理的核心,首先是时间效率。 无论是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加速资金周转、组织物资供应与产品销售等,无一不与时间紧密联系。提高效率,首先是提高时间效率。 时间效率表现为时间利用率和时间有效性。一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提高每个人单位工作时间的效率则是无限的。因为单位时间工作效率(P)等于每天工作时间(t)与每天工作成果(Q)之比。 从式中可以看出,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与每天的工作成果成正比,与每天的工作时间成反比。 时间有效性可以时间利用指数(K)来表示。它是有效使用时间(T)与单位时间工作效率(P)的乘积,其关系式为: K=T×P 为了提高时间效率,应遵循运筹时间的一般原则,包括:(1)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2)要定个战略计划,即把时间运筹与成才联系起来。 (3)保持时间上的弹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注意弹性,这样才有效率。 (4)检查时间是怎样花费的。不注意珍视小段时间的人,往往被时间所抛弃。 为了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科学地分配在关键工作上,避免时间的浪费,求得最大效果,这就是ABC时间管理法的依据。 一般说来,事物80%的价值集中在20%的组成部分,即表现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规律。 只要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20%的工作上,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作法是: (1)分析自己要做的工作,采用“提炼法”进行处理后。 再把那些必须做的工作分为ABC三类:A类,具有本质上的重要性与时间上的迫切性,完成与否都会产生影响全局的后果的工作,归入此类,约占全部工作的20%~30%;B类,在重要性与迫切性上不如A类,无严重后果,约占工作总量的30%~40%;C类,无关紧要也不迫切,后果微小的工作,都归入此类,约占工作总量的40%~50%。通常以60%~80%的时间去处理A类工作。 (2)确定ABC类工作的进行顺序。首先做A类工作,但A类工作每天可能有多件,仍有个顺序问题。决定顺序的原则是: (3)判断关键工作的方法,首先看该项工作有无关键性、重要性、迫切性和有效性。 关键性是指对全局的影响程度;重要性是指对目标的贡献程度;迫切性是指时间上的刻不容缓;有效性是指是否具备促进、限制工作效果的因素。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性,才可列入A类工作。 (4)实行ABC时间管理的步骤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