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是指有冠状动脉病变而无胸痛等相关的主观症状,但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ST-T改变、左心室充盈压升高、收缩力下降、心肌耗氧量增加等。 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painless myocardialischemia)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1975年由Maseri等首次报道。有人对本类心肌缺血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死后尸检,发现几乎均有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病变。少数见于血管畸形、心肌炎、瓣膜病等。1981年,Cohn指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4种临床类型,即: 因此需排除假阳性、假阴性等结果。 治疗除针对病因外,还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等。凡治疗心绞痛的各种方法或药物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均有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