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根
【概况】: 异名 筋根、续筋根(《纲目》),葍子根(《救荒本草》)。 基源 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的根。 原植物 旋花Calystegia sepium(Linn.)R.Br.(Convolvulus Sepium Linn.) 余项参见“旋花”条。 。【生药】: 采集 3月或9月采挖根,晒干。 【化学】: 附 茎、叶含山柰酚-3-鼠李葡萄糖甙和皂甙等。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67 【药性】: 性味 ❶ 《新华本草纲要》:“甘、微苦,温。” ❷ 《本经》:“辛。” ❸ 《唐本草》:“甘。” ❹ 《救荒本草》:“甘,温。” ❺ 《纲目》:“甘、滑、微苦。” 功效 有益精气,续筋骨。 主治 丹毒,创伤。 ❶ 《新华本草纲要》:“丹毒,创伤、补劳损。” ❷ 《本经》:“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 ❸ 《别录》:“主续筋。” ❹ 《本草拾遗》:“根苗捣绞汁服之,主丹毒,小儿热毒。根主续筋骨,合金疮。” ❺ 《纲目》:“补劳损,益精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故《别录》言其久服不饥。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每截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