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休息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休息权休息权利的简称。劳动者按照规定享有不从事劳动和工作而自行支配时间的权利。休息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休息能够消除疲劳,使劳动者精力充沛地进行劳动和工作。劳动者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娱乐、锻炼身体、料理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项活动,不仅有利于劳动者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效率。目前,我国普遍实行每周5天40小时工作制。国家限制职工加班加点,并规定休假制度。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建立疗养院、休养所、图书馆、文化宫、俱乐部、娱乐场等设施,供劳动者享用,保障劳动者享有充分的休息权。 休息权公民为保护身体健康、解除劳动疲劳,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休息权,是为了劳动者解除因劳动所致的身体和精神疲劳,从而恢复劳动能力。在业余时间保证劳动者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学习。保证劳动者有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使劳动者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发挥创造性。最早规定休息权的是德国1919年的魏玛宪法。规定:“星期日及由国家所认许的休息日为工作休息日及精神修养日,以法律保护之。”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一般都规定休息权。如意大利1947年宪法第36条规定:“劳动者均有每周1次的休息权和每年一度的照付工资的休假权;劳动者不得放弃自己的这两项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为保障公民实现休息权,中国的劳动法规规定,中国职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度;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特殊部门实行6小时工作制,每周休息1天,并严格限制不必要的加班加点。此外,还规定了法定的节假日制度。国家兴建了许多疗养院和休养所,新建和扩建了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如文化宫、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等为劳动者提供休息场。 休息权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以后,进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法也肯定了休息权,并规定了职工每昼夜、每周、每年享有休息的制度。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休息权劳动就业的公民为了保护身体健康享有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他们的休息和休养权。 休息权 休息权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宪法赋予公民保护身体健康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国家通过制定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和提供休养设施来保障公民休息权的实现。我国宪法确保公民的休息权,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 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休息权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在我国,宪法确认公民有休息权。并由国家规定劳动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