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德国电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德国电影 联邦德国的一次电影运动。 兴于60年代初。面对五六十年代西德电影的严重危机,26位青年电影家为振兴本国电影事业,受英国“自由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1962年联合发表了“奥勃豪森宣言”,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创新电影手段,使用国际性电影语言。 决意摆脱电影的所谓商业伙伴和利益集团的束缚。主张走写实的电影创作道路。 宣告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开始。青年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因经济和其他原由,运动几起几落,出现了三次高潮。1965年至1967年,青年电影家们拍出了20部影片,其中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彼得·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和福尔克尔·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等片获得国际性奖励,把运动推向第一次高潮。 但因这些影片在国内不叫座,陷入经济困难,使运动衰落下来。 1975年后,由于又筹到了新的资金,和出现了一些有才气的导演,产生了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艾菲·布里斯特》,赫尔措格的《阿吉尔,上帝的愤怒》、《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施隆多夫的《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文德斯的《阿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运动》等一批获得国际声誉的优秀影片。但这些影片仍得不到国内观众的欢迎。遂使运动再度消沉下去。 1979年后,因法斯宾德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和施隆多夫的《铁皮鼓》等片,同时获得国际国内的青睐,使运动走向新的高潮。此后新德国电影构成了联邦德国电影的主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