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结构] 复句式:并列关系。 [释义]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到了同没有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视:看。 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闻:听见。 [出处] 春秋·楚·老聃《老子》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他忘记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烧饭,他忘记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做隐花植物,总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领住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❷ 作定语。老舍《四世同堂》三二:“她的病身子禁不起生气,所以近二三年来,她颇学会了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本事,省得教自己的病体加重。” [附条] ❶ “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庄子·知北游》。 ❷ “视而不见”。张贤亮《河的子孙》。 ❸ “听而不闻”。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 [同义] 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反义] 洗耳恭听 言犹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