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康德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康德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兴起的一个以“回到康德去!”(О.李普曼、ф.朗格)为口号的唯心主义流派。 它在法国(Ш.雷诺维叶、О.阿姆伦)、意大利(К.坎多尼)和俄国(韦坚斯基、切尔帕诺夫,所谓“合法马克思主义”)也广为流行。新康德主义复活和发展了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内容,忽视了它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成分。“自在之物”不是被抛弃,就是被主观唯心主义地解释为“极限概念”。新康德主义在德国的两个学派即马堡学派(柯亨、П.那托普、卡西勒)和弗莱堡学派或称巴登学派(文德尔班、李凯尔特)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马堡学派特别注重对科学概念和哲学范畴进行唯心主义解释,把这些概念和范畴视之为逻辑结构。弗莱堡学派关注的中心则是根据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学说论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并力图证明不可能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仿佛社会现象只有凭借规范主义的和目的论的考察才能被理解。新康德主义被修正主义利用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几乎成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М.阿德勒、К.伏尔伦德尔)的官方哲学教条。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新康德主义的修正主义曾予以彻底批判。在当代,新康德主义在价值论的某些派别中还有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