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修本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修本草 简称《唐本草》。 本草类著作。唐苏敬等人于显庆四年(659)奉勅撰。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七卷,《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凡五十四卷。约七万七千字。 正文为在《本草经集注》基础上修订与增补而成。共载药八百五十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及有名未用等九类,并记各药性味、主治与用法。本书继承历代本草成就,重视民间经验,提出“下询众议”,“定群言之得失”。并下诏全国,征集各地药物标本,予以描绘。 总结唐以前药物学成就,有较高学术水平与科学价值,为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对国内外医学界影响颇著。 唐朝规定为医学生必修课本之一,日本也早有传抄本,并定为学医必读之书。 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德清傅氏影刻唐卷子本(残存卷四、五、十二、十五、十七至二十,补辑三,共十一卷。《纂喜庐丛书》之二),一九三六年日本大阪本草图书刊行会影印书写卷子本(此本残存卷四、五、十二、十七、十九共五卷。 附日文唐新修本草解说),一九五七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洪贯之《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简介》(《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10),尚志钧《关于唐本草的研究》(《哈尔滨中医》1961.7)可供参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