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焚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焚书》

【著者】:

李贽著。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全书共6卷,包括书信、杂述、史论、诗歌等,表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焚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作者针对当时权奸贪官的腐朽朝政,指出“满朝奸臣,不如一娼”;针对封建礼教,指出所谓“德礼刑政”都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是社会骚乱和人民痛苦的祸根;指出维护封建礼教的道学家是“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衣冠禽兽;否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承认孔子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之至论”,指出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推崇不过是“史官过为褒崇之词”;他还抨击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主张男女平等。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提倡个性解放的“童心说”。

“心”或“真心”是李贽哲学的基本范畴。所谓“真心”,既是主体自身,又是整个现象界的真实本体。

现象与“真心”的关系,如同泡沫与大海的关系。现象如泡沫时生时灭,“真心”像大海永远存在。“童心说”对“真心”作了规定。“童心”就是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赤子之心,即没有为封建伦理所扭曲的人的最初本性。

人们一生下来,都具有“童心”,因而都有“真心”,都是“真人”。但是由于道学家们不断宣扬封建伦理,使之进入人心,造成了“童心”的丧失,人性的扭曲。

要恢复“童心”、“真心”,唤起“最初一念”的觉醒、回复“绝假纯真”的本性,就要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条教禁约,皆不必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力图冲决封建罗网的个性自觉,是对宋明理学“去人欲、存天理”的抗争。作者还进一步指出,“真心”的内在含义和表现形式是“私心”,“私心”是人们活动的推动力,如果失去了“私心”,人们的活动就会停止,人类的文明就不能发展。更进一步,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就是说,穿衣吃饭是人民大众最必需最普遍的要求。

这是对宋明道学家的封建义利观的批判,具有新兴市民色彩。李贽还提出必须废除“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所谓真理标准,使每个人都独立地思考、判断。

这是十分大胆的论断。书出后,屡遭封建统治者查禁焚毁。20世纪初,《焚书》重新印行。它的批判精神和反封建的思想启迪和鼓舞了“五四”时期的进步思想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