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 是甘肃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万佛峡榆林窟以及峡口小千佛洞的四窟群总称。莫高窟是敦煌石窟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石窟群(见莫高窟条)。西千佛洞位于敦煌西南30余公里处,洞窟开凿在党河北岸崖壁上,自西向东排列,距河底20余米,窟顶是平坦的戈壁滩。 现存洞窟19个,始建于北魏,隋、唐、五代、宋和西夏屡加兴修,壁画、塑像、洞窟形制都与莫高窟属同一系统。 榆林窟位于安西南约70公里处,开凿于隋唐以前,现存41窟,保存壁画约千余平方米,彩塑百余身。壁画包括佛像、佛教故事、花卉禽兽、供养人、士庶人物等。 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耕耘收获、嫁娶、宴饮、奕棋、乐舞、酿酒、冶铁等,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大幅的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壁画,具有唐代吴道子一派的画风。 西夏洞窟中的唐僧取经故事的画面中,孙悟空已成为猴的形象出现,比《西游记》早300多年。 壁画的形式、内容、风格和题记等,均与莫高窟有密切关系,是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