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教育的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教育的发展 中国学校教育历经数千年,前21世纪的夏朝就有了校、学等教育机构。 尊师重教的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倍受中国人尊崇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在两千多年前创办私学,使平民受教育成为可能。 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是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择优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 现代意义的学校在中国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是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当时的清政府还派遣年轻人到英、法等国学习军事和技术。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月后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逐步建立起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教育形式。 教育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启动,迄今已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健全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社会化的受教育机会的教育机制和体系。 明代供皇太子学习用的《论语》线装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