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邦芑1602—?
字开少,号他山,又号知非居士。丹徒(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唐王时任御史,桂王时擢右佥都御史,桂王自粤移安龙,邦芑为贵州巡抚。孙可望入黔,自置官属,遂避居于馀庆县之蒲村,又辟柳湖于村之他山下,聚邑人士讲学于播北水西。可望索之急,遂削发为僧,称柳湖旧居为大错庵,自名大错和尚。永历朝覆亡后,居滇之鸡足山。久之,离滇赴衡岳,卒于衡山。其诗多以南明朝廷的内部斗争为题材,亦有不少描写隐居乡间的闲适生活,如《还山》、《晚步盂庵》等。 诗风清新质朴,不假雕饰,有《大错遗集》。生平事迹见《明诗纪事》辛签卷九下。
字开少。 明清之际文字学家。 丹徒 (今江苏丹徒县) 人。 初有文名, 由翰林历官都御史。明末永历(1647—1661年)中流寓贵州,削发为僧,号大错。侨居武陵 (今湖南常德市),后迁居南岳,卒于宝庆(今湖南邵阳市),葬于衡山集贤峰下。 终生精研文字,著 《他山字学》2卷, 传于世。后人辑有 《大错和尚遗集》4卷。事迹见 《小学考》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