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钱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钱鉴 钱鉴宋代,在广西壮族地区的梧州设有铸铜钱鉴,在贺州(贺县),浔州(桂平县)设有铸铁钱鉴。梧州钱鉴是江南六大钱之一。《宋史·食货志》:“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充逐路支用”。梧州钱鉴每年铸铜钱十八万贯。贺、浔二州铁钱鉴,因当时民间私自铸钱鉴,商人以欺诈手段销熔铜钱作“恶薄钱”,破坏货币流通,令铸小铁钱,限在二广流通,比价是铜钱一千可换铁钱一千五百至二千五百文不等。后又推行“夹锡钱”,贺州成为南方铸夹锡钱的中心。宋朝在壮族地区设立钱鉴,促进壮族地区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在广西各地都发现有宋代窖藏钱币,多者近百斤,少者亦有五、六斤,而宋代以前的钱币少见,说明宋代的货币流通,商品交易较以往活跃。 ☚ 宋代制瓷业 制钱与铜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