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骨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接骨草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 无风独摇草(《本草拾遗》),红母鸡药、壮阳草(广西)。 基源 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舞草的枝条和叶。 原植物 舞草(《酉阳杂俎》)Desmodium gyrans(L.)DC.[Codariocalyx gyrans(L.)Hassk.],又名钟萼豆(《台湾植物志》)。 历史 本品始见于《本草拾遗》,云:“无风独摇草……生岭南,头如弹子,尾若鸟尾,两片开合,见人自动,故曰独摇草,土医以祛邪热,形颇似之。”据上所述即当今之舞草。 形态 灌木,高1.5m。枝条圆柱形,具纵纹,无毛。 3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特大,长圆形,长5~10cm,宽1~2cm,下面被贴伏短柔毛,侧生小叶很小或无;叶柄长1~2cm。总状花序长可达24cm,或呈圆锥状;苞片宽卵形,长约0.6cm,后脱落;花10余朵,稀疏著生于花序轴上部;萼杯状,萼齿短呈波状5裂;花冠紫红色,旗瓣扁圆形,先端凹,翼瓣、龙骨瓣近半圆形。荚果直、条形,长2.5~4cm,宽约0.5cm,表皮被疏柔毛,腹缝线直,背缝线呈弧状缢缩。种子5~9粒,长圆形、膨胀。花果期7~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54页.图2638)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山地灌丛。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 。【化学】:枝叶含反-藏红花酸二甲酯(trans-Crocetin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9 【药性】: 性味 苦,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全草:微涩,平。” 功效 祛瘀生新,舒筋活络,活血消肿。 主治 风湿骨痛。叶:跌打,接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神经衰弱,胎动不安,跌打肿痛,骨折,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 使用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骨痛:接骨草,浸酒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