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受者求异心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接受者求异心理 描述艺术接受和批评过程中接受者或批评者的心理活动的术语。 所谓“求异”,即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或理解。它著重在一个“求”字上,这意味著此种不同的效果或理解是靠接受者和批评者自觉和主动的努力获得的。在接受活动中,接受者不是从头至尾处于情感高潮,而是间隔以理性活动;在批评活动中,情感的成分更为微弱,主要表现为理性的沉思。 为了避免个人的接受反应或批评意见被淹没在大众舆论的海洋之中,接受或批评主体不得不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一判断固然要契合作品的客观实际和形象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要揉进主体的思维成果,有新奇或异变的成分。造成求异心理的原因有如下四种: ❷ 接受者或批评家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研究事物的方法,是形成求异心理的另一重要原因。例如,喜欢以体验方式阅读或接受的人对于同一作品或同一形象的感知,就和喜欢以直觉或理性认知方式阅读或接受的人不同;同样,擅长归纳法和擅长演绎法,擅长心理分析和擅长结构主义的人,对于同一作品或同一形象的理解也大不一样。 如果再加上主动的“求异”愿望,其心理活动必然更为歧化。 从同一作品或同一形象中发掘出许多标新立异、奇奇怪怪的见解,有一些就是这样产生的。求异心理有随意性的一面,但也有客观性的一面。 如果放弃后者于不顾,纯然寻求新鲜的感受、怪诞的见解,就会成为不知所云的梦中呓语,无法与世人沟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