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富平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富平之战 南宋初年的抗金战役之一。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因金兵屯兵淮南,欲牵制其兵力,以保东南,便在陕西集结军队,准备反攻。金也调兀术入陕。建炎四年(1130),张浚合刘锡、刘锜、吴玠、孙渥、赵哲各部,以刘锡为都统制,在富平(今属陕西)会战。金军以柴土填平沼泽,进逼宋寨。刘锜等率军力战,激战竟日。兀术一度被围,大将韩常受伤,陷入苦战,后因赵哲先逃,致宋全军溃败。战后张浚斩赵哲以肃军纪。 富平之战南宋抗金重要战役之一。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金完颜宗弼(兀术)下江南追袭宋高宗不得,被迫北渡后,犹屯兵两淮。宋廷惧其秋后再过江南侵,遂令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牵制金军,以保东南。张浚亦急于转守为攻,乃令诸路宋军分道进兵关中。入陕金军娄室急请增援,七月,金太宗调兀术率精兵两万入陕,并以右副元帅宗辅(讹里朵)为统帅。九月,张浚调集熙河(今甘肃临洮)经略使刘锡、秦凤(今甘肃天水)经略使孙渥、泾原(今,甘肃平凉)经略使刘锜、环庆(今甘肃庆阳)经略使赵哲、权永兴军经略使吴玠等五路军,共骑兵六、七万,步兵十二、三万,号称四十万,马七万匹,向东挺进,进至富平(今陕西富平西)。张浚亲至邠州督战,并以刘锡为都统制,统帅诸路军。时金军兀术与娄室尚未合兵,宋将请出击,张浚不听,却拘泥程式,致书金军约日会战。金军拖延不应,挥军急驰富平。刘锡集诸将议战之策,吴玠以“地势不利”,主“徙据高阜”,以御金骑。诸将自恃兵多,又以“前阻苇泽”,金骑难越,而不从。刘锡迟疑未决,金军却猝然攻击。娄室选三千骑蓐食(天未明,各就宿地进食,以便保密)后,皆担柴兜土,填没苇泽,金骑纵辔而过。兀术与娄室率军左右夹击。刘锜、吴玠与左翼兀术军激战竟日,兀术陷入重围,苦战得脱,金大将韩常中矢伤目。娄室部攻环庆军,赵哲弃军先走,所部溃败。娄室转援兀术,并力夹击,宋全军溃败。十月,张浚斩赵哲,退保秦州。十一月,宋军复退兴元(今陕西汉中)、和尚原、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重整防务,以固蜀口。此役为宋军首次主动出击之大会战,打乱金军战略部署,迫其主力西调,解除对宋廷的直接威胁,为南宋初建后的稳定和巩固作出贡献。然宋五路军皆败,关、陕尽失,遂致长期处于守势。 富平之战 富平之战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建炎三年(1129 ),宋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经略川、陕。四年八月,出兵收复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金调完颜宗弼(兀术)军入关中,增援娄室。九月,张浚集结熙河刘锡、秦凤孙偓、泾原刘琦、环庆赵哲四经略及吴玠之兵,合四十万人,以刘锡为都统制,在富平(今属陕西)与金军决战。激战竟日,金完颜宗弼身陷重围,部将韩常中矢伤目。娄室遣铁骑攻宋环庆军,适经略使赵哲擅离所部,牵动全局,诸军大溃。张浚自邠州退保秦州,召赵哲斩之; 十一月,复退兴州(今陕西略阳)。自是关、陕不可复,论者咎张浚之轻师失律。 ☚ 永乐城之战 和尚原之战 ☛ 富平之战南宋时期,宋、金之间于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发生的一次战役。宋建炎四年(1130年)秋,金军会聚淮上,宋军40万迎击金军,战于富平。由于宋军轻敌,被金军击败,损失辎重无计,泾原、环庆诸州被金军攻占。 富平之战宋金重要战役之一。建炎三年(1129),宋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收复了不少曾被金军占领的城镇。四年七月,兀术(完颜宗弼)率兵二万增援陕西娄室部。九月,张浚集结熙河刘锡、泾原刘锜、秦凤孙渥、环庆赵哲及吴玠等五路大军,号称四十万人,在富平与金军激战。兀术身陷重围,其部将韩常虽一目中箭,仍掩护兀术突围。因赵哲畏娄室军攻击而弃军逃跑,致使宋军全面溃败,一些人降金。十月,张浚斩赵哲,退保秦川,上书待罪。十一月,退至兴州(陕西略阳),召集散兵十余万人,退至阆州(四川苍溪东南)。此后,关陕为金军占领,宋军长期处于守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