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战中期苏联对华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战中期苏联对华政策

苏联从卫国战争爆发到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前的对华政策。

当时苏联的外交指导方针是,集中主力对付德国,同时既怕刺激日本而对中国消极,又希望中国能继续拖住日军,不使日军北进。因此当时苏联对华政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极对待中国。1941年12月,蒋介石要求罗斯福促进苏联对日宣战,并与中、美、英建立军事同盟,而斯大林则以不宜将苏联力量向远东分散为由而予拒绝。

1942年1-2月,“中国战区”成立,蒋介石任统帅,史迪威任参谋长,蒋介石的苏籍总军事顾问崔可夫将军则立即离华回国,3月,苏联召回全部在华顾问,从此,苏联有意避免和国民党政府多打交道。并且凡有中国政府代表出席的国际会议,苏联坚决拒绝与中国代表同时出席,以避免给人以“对日联合战线”的印象。如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均是如此。

二是在国共关系上从政治上支持国民党,指责共产党,以稳定国民党的抗日情绪,使日军陷在中国战场。苏联的舆论,就曾不顾事实地批评中共军队“不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而是积蓄力量进行反对国民党的战争”,“在武装斗争战略战术方面采取错误的方针”,“不同日本正规军进行坚决战斗”等等,而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累累战果却不予报道。

苏联的目的,就是鼓励国民党政府进行抗日,以免其后顾之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