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学问、事业。 也指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诗文。 承:继续,接续。启:开创,引出。 [出处] 元·熊禾《重建建阳书坊同文书院疏》熊之章评语:“吟咏不关风月,讲学必溯本原,承先启后之功,洵哉不小!”清·薛雪《一瓢诗话》七〇:“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廉正祥《编后记》:“新时期散文承前启后,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否定了六十年代粉饰生活的套路,更摒弃了文革期间的假大空,其题材之广泛,其视野之开展,其思想之解放,其情感之深沉,其艺术手法之多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❷ 作定语。陈平原《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一〉》:“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 ” [同义] 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 一脉相承 [反义] 空前绝后 另起炉灶 别树一帜 [辨误] 启,不能写作“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