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批评心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批评心理 指文学艺术批评主体的心理特征。 从广义上来说,批评主体也属于艺术接受者,但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以欣赏为目的的接受者有很大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他的主要任务不是体验而是理性建构、价值判断和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的阐释。 ❸ 批评主体自觉扮演“检查官”与“裁判者”的角色,在心理中时刻保留著对比意识。他不断调动各种关于艺术作品的记忆,并将面临的作品置于与记忆的比较之中,从而发现其特点与不足,从而对作品价值作出评判。 除上述特点外,批评心理还有不同于一般接受心理的明显之处,即批评者要将自己的批评结果公之于社会,因而他便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换言之,批评的读者会对批评心理发生“隐在的”影响与制约。批评家往往不是以纯个人的姿态审视评判作品的,他力图将自己看成是社会的代言人,他往往要服从于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而将自己对作品的某种独特感受隐藏在心灵深处。另外,社会责任感还使批评者不仅仅停留在对某一作品的具体评价上,还要求他有意识地倡导、宣传某种创作原则,批判、抵制某种创作倾向。也就是说,批评者不仅要阐释作品,而且还要去规范文艺创作,因此批评者的心理具有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