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扶桑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扶桑叶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朱槿、赤槿(《南方草木状》),大红牡丹花、吊钟花(《南宁市药物志》),重瓣朱槿(《台湾青草药》)。 基源 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扶桑的叶。木槿属全世界约有200种,中国有20余种。 原植物 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L. 历史 扶桑首载于《纲目》木部,谓:“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白、黄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又云:“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南方草木状》载:“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高凉郡。花、茎、叶皆如桑,其叶光而厚。 木高四、五尺,而枝叶婆娑。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重敷柔泽。有蕊一条,长于花叶,……。 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经考证,即为本种。 形态 灌木,茎高2~4m;小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托叶钻形,长5~12mm,早落;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7~10cm,宽1.5~4cm,顶端短尖,基部阔楔形或纯圆,边缘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花两性,单生于枝顶叶腋间,花梗细长,下垂,长8~14cm,中部有关节;小苞片6~10枚,线形,长5~10mm,萼钟状,长1.5~2cm,5浅裂,常一边开裂,内面近顶部密被短柔毛;花瓣5片,玫瑰红、淡黄或粉红等色,直径约10cm,顶端圆或具粗圆齿,向上反曲;雄蕊柱长而突出,与花瓣同色,上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花柱枝5,开展,柱头头状,被紫红色绒毛。蒴果长圆形,无毛;种子无毛。 花期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6页.图336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疏林中,长江以北多栽植于温室,原产于中国南部。 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化学】: 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及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CA 1979;91:116634t 【药理】: 水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大鼠后肢灌流无明显作用。 0.1g/kg iv,对麻醉狗的血压也无明显作用[1]。其温浸液在1∶200浓度时对孑孓有毒杀作用[2]。 毒性 小鼠ip的LD50小于50g/kg,可认为对人无毒性[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108 [2]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6:652 。【药性】:性味 甘,平。 ❶ 《纲目》:“甘,平。” 功效 凉血解毒,消痈肿。 主治 痈肿,毒疮,衄血。 ❶ 《纲目》:“治痈疽腮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蒡叶、白蜜研膏敷之。”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疖痈肿,乳腺炎,淋巴结炎:扶桑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