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所谓劳动基金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所谓劳动基金说 又称工资基金说,是十九世纪中期盛行的资产阶级庸俗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口对资本的比例。 它是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掩盖资本家的剥削和工人贫困的真实原因而捏造出来的一种辩护理论。 这种工资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李嘉图、斯密甚至重农学派,因为他们都“喜欢把社会资本看成一个有固定作用程度的固定量”(23·669),从而把总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看成是个固定量,并把它叫做投在工人的生活资料上的劳动基金。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种偏见在“庸人的鼻祖”边沁手里确立为教条,根据他的教条,社会总资本从而其中用作劳动基金的部分都是预先确定并不可变动的。这个教条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相结合以后,经过詹·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等人的发展,形成一套所谓劳动基金说。约·斯·穆勒起先也信奉这个理论,但后来宣布放弃这个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基金是个固定不变的量,因而工资水平就由工人人数对资本的比例决定;如果资本对人口的比例加大,工资即上涨,反之,工资即下落。这样,他们就把工资水平低落和工人阶级的贫困归咎于工人人口过多,并以此作为反对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斗争的理论依据。 其实,所谓劳动基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因为总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并不是固定的,即使在这种比例不变的时候,可变资本量也会随著资本的积累而增加。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时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并指出:所谓劳动基金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里“被虚构为社会财富中受自然锁链束缚的而且不能突破的特殊部分”(23·670),其实这是他们“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界限改写成劳动基金的社会的自然界限”(23·670-671)。马克思还指出,工人阶级的贫困不是由于工人人口过多,而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