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惊安神
镇惊安神是用质重性降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对各种意外受惊而致精神不定进行治疗的方法。
镇惊安神法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的“惊者平之”的原则立法。《本草纲目》云:“重剂凡四,有惊则气乱,而魂气飞扬,如丧神失守者; 有怒则气逆,而肝火激烈,病狂善怒者,并铁粉雄黄之类以平其肝; 有神不守舍,而多惊健忘迷惑不宁者,宜朱砂紫石英之类以安其肾。大抵重剂压浮火,而坠痰涎……,俱宜重剂以坠之。”指出了惊怯的病机和治疗药物的性能。而且分别列举出“有余泻之”,“火实泻之”,“本热平之”这几类镇惊药物。明·陈文治著《疡科选粹》卷十七更从临床实际阐明意外致伤后,使用镇惊安神法的必要性,云:“此皆卒然遭遇,未有不为之耗散元气者,……安神之药,所不可免也。”后世又将本法分虚、实论治,实者用重镇,虚者用滋养。
镇惊安神法具有降气、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损伤之初,伴有惊恐、心神不安、夜寐不宁、多梦善惊者。因“肝藏魂”,所以常需与平肝熄风法同用。外伤必然气滞血瘀,又应与行气活血法配合。可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若一时惊恐,气闭昏厥,则先用通窍宣闭法治之,待清醒后方施本法。
若头部外伤,早期表现眩晕、嗜睡、胸闷恶心,用镇惊熄风,佐以活血化瘀,和胃降逆,可用羚角勾藤汤加桃仁、归尾等; 头部外伤之后期,表现眩晕头痛者,宜滋养安神、平肝熄风,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凡损伤日久,气血亏耗,心神失养,表现虚烦失眠、惊悸怔忡、脉弦或细数者,则需配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药物,可用天王补心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加减。
镇惊安神所用的药物,多为金石类药物,可损伤脾胃,不宜久服。且其性沉降,对妊娠妇女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