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漾★★★ 03209名

yàng ❶动水轻微动荡。湖面上漾起层层波纹|荡漾 ○❷动液体溢出。澡盆里的水都漾出来了|胃里直漾酸水用法说明右下是“永”,不是“水”。
字源解说 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哺乳、喂食。瀁,籀文--new2/078yang-3/31zhou00.gif)  (水,乳汁) (飬,哺乳、喂食),表示被哺乳的婴孩嘴里的奶水。造字本义:动词,婴孩吃奶太急,导致来不及吞咽的奶水从婴儿嘴里倒涌外溢。隶化后楷书 将籀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籀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常假借“瀁”代替“漾”,而“瀁”的“溢奶”本义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以“漾”合并“瀁”。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爲漢。从水,羕聲。瀁,古文从養。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漾,河川。源出陇西相道,向东至武都发育成汉水。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羕”作声旁。“瀁”,古文中的“漾”采用“養”作边旁,写作“瀁”。
字源解说 本 字“羕” “羕”是“漾”的本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祥和。羕,金文 = (羊,祥和)+ (永,水流持续),表示水面持续柔和地波动。当“羕”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 加“水” 另造“漾”代替。造字本义:水面祥和,微波涟涟。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 写成 。合并 字“瀁” 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哺乳、喂食。瀁,籀文 = (水,液体)+ (养,哺乳、喂食),表示被哺乳的婴孩嘴里的奶水。造字本义:婴孩因吃得太急,奶水从婴儿嘴里倒涌出来。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隶化后印刷体楷书 将篆文的 写成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爲漢。从水羕聲。瀁,古文从養。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漾,河川。源出陇西相道,向东至武都发育成汉水。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羕”是声旁。“瀁”,古文中的“漾”采用“養”作边旁,写作“瀁”。 引申线索

字源解说 “羕”是“漾”的本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祥和。羕,金文--new2/078yang-1/21jin00.gif)  (羊,即“祥”,祥和) (永,水流持续),表示水流祥和。造字本义:动词,流淌不息的大河水面上,微波涟涟,宁静祥和。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羕”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加“水”另造“漾”代替。古籍多以“漾” * 代替“羕”。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羕,水長也。从永,羊聲。《詩》曰:“江之羕矣。”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羕,水长流。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羊”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字族索引】 羕
【同音字】 y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