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心房扑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心房扑动 亦称“心房震颤”,简称“房扑”。 是一种较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更快的主动性房性异位心律。其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房性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异常增高,或是由于心房肌某一局部存在一个微小的折返激动环(主导环),致使心房连续地进行激动,形成快速而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年龄较大而又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偶尔发生心房扑动。房扑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房肌损伤的程度、心室率、房扑时间及患者对不规则心律的耐受程度等。 房扑大多数是一过性的,不久即可恢复为窦性心律,超出两周以上如不转变,容易变为慢性持续性。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可以相互转变,在用奎尼丁对心房颤动的转律过程中,房扑常常是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互相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现象。 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250~350次/min的形态相同、间隔匀齐的连续呈锯齿样的*F波,F-F之间无等电位线。(2)若房室传导比值固定,无论心率快慢,心室律是规则的,若房室传导比值不固定或存在不同程度的隐匿性传导等原因时,心室律可不规则。 (3)QRS波群形态和时间正常,或因F波的影响而稍有差异,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或伴有预激综合征时,其QRS波群宽大畸形。(4)心室率视房室传导比例而定,一般房室传导比例为2∶1,室率常在150~180次/min之间,但如房室传导功能障碍时,传导比例为4∶1、6∶1时,室率则较缓慢而规整;(5)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1,1∶1者极为少见,有时也呈4∶1或3∶1的房室传导,或2∶1与4∶1房室传导交替出现。 有时,心电图上房扑波不易识别,尤其是当心率较快或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在这种情况下,仔细分析心电图多个导联,刺激迷走神经或使用药物如洋地黄、戊脉安等减慢房室传导,常有利于诊断。根据F波的特征,心房扑动又可分为*Ⅰ型心房扑动和*Ⅱ型心房扑动两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