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漆龙纹勺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上集》记述:此勺“出土于北边箱,竹胎。 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联结。斗内红漆无纹饰,外壁及底部黑漆地,分别绘红色几何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三段。 近斗一段为一条形透雕,上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三个。柄端一段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鳞爪描红,作奔腾状”。 这是我国已知最早髹漆(即涂漆)竹雕器,年远而制精,极为珍贵。它使用了红、黑二色髹漆,里表区分,取得了明朗、高贵的色彩效果。 其造型利用勺、柄圆长相异的特色,形成了点线对照、变化统一的效果。长柄的三条透雕,由四个浮雕编辫纹作了五段分割,给简练造型增加了高低、进深的层次和变化。柄端的龙形浮雕作腾飞之状,其鳞爪用红漆勾描,成为整体装饰的中心。柄、勺的联结用竹钉锁牢,结构简便、牢固。 条形透雕减轻了柄的体量,让人使用灵便。辫式绳结扎双条,亦具有结构牢固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