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形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形神 ❶ 中国哲学中的一对范畴。指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北游》)以精神为本源,坚持精神第一性。荀子则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肯定有形体才有精神,坚持物质第一性。以后,形神关系成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命题之一。汉代桓谭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新论·形神》)王充进一步指出:“天下无烛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南北朝时期,形神争论,成为反佛教斗争的重要内容。针对佛教徒宣传神可以离形,形死而神不灭观点,唯物主义哲学家范缜提出了“神灭论”,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驳斥了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