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啼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啼妆 啼妆参见“孙寿愁眉”。贺铸《菱花怨》:“回想牵衣,愁掩啼妆,一襟香在。”陈三聘《浣溪沙》:“醉态只疑春睡里,啼妆愁听雨声中。” ☚ 啼笑两难 蹄筌 ☛ 啼妆 啼妆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啼痕,称为啼妆。《后汉书·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太平御览》晋华峤《后汉书》:“梁冀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以为媚惑。”欧阳修《蝶恋花》词:“和露采莲愁一饷,看花却是啼妆样。”刘辰翁《烛影摇红》词:“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又《扫花游》词:“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泪。” ☚ 花钿 半面妆 ☛ 啼妆 啼妆tízhuānɡ━━ 东汉时女子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借指美人的泪痕。唐·韦庄《闺怨》诗:“啼妆晓不干,素面凝香雪。”清·吴伟业《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另见324页“啼妆”条。 ☚ 绿云鬟 啼红 ☛ 啼妆 啼妆tízhuānɡ━━ 《后汉书·梁冀传》载,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后以“啼妆”喻美女媚态。唐·罗虬《比红儿》诗:“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另见302页“啼妆”条。 ☚ 遗香 舜英 ☛ 啼妆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象有泪痕的样子,是一种柔媚的打扮,称为啼妆。《后汉书·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后汉书·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水迹 水迹水印 水痕 水渍 ☚ 裂痕 车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