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弹著痕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弹著痕迹 又称主要射击痕迹,与附带射击痕迹相对。弹头在空间飞行时与被击客体相接触的部位。主要包括弹孔、弹痕和擦带痕迹。弹孔是弹头浸彻目的物后所形成的孔洞;弹痕是弹头射击客体时遗留的第一次撞击痕迹和改变方向后所遗留的第二次撞击痕迹;擦带痕迹是弹头表面的附著物质在弹孔、弹痕周围或表面形成的带状擦痕。弹著痕迹的形态特征与弹头直径大小、弹头形状、弹头抛射角度、方向、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利用弹著痕迹对判明案件性质、分析犯罪情节、推断发射角度、距离等均有重要意义。 弹孔分为“贯通型弹孔”和“盲管型弹孔”,前者是弹头穿透客体贯通而过,形成射入口和射出口;后者是弹头未穿透客体,只形成射入口而无射出口。被破坏客体上的孔洞是否为弹孔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弹痕分一次弹痕、二次弹痕,甚至有第三次弹痕出现,明确区分弹痕次数对外弹道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弹头在弹著点形成第一次弹痕时,由于弹头撞击坚硬物(如混凝土、砖石块等)容易改变飞行方向产生跳弹而形成第二次弹痕。一般是被射物硬度大而入射角小时,则弹头反跳的概率就越大;入射角大,弹速高,被射物硬度不大时,就不易产生跳弹;入射角很小,弹速较高,弹头撞击到松软物体上(如泥土、水面等)也会产生跳弹。发现反跳点应对第二次形成的弹痕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便判明射入角和跳弹方向,弹头反跳出去的一侧客体表面破裂面积较大,可以根据弹痕的反跳方向去搜寻现场弹头。 擦带痕迹的形态特征常用于判断射击方向或角度。弹孔边缘擦带痕迹的宽度大致相等,分布比较均匀,呈圆形的,弹头多为正射方向;擦带痕迹宽窄不均匀,呈椭圆形时,弹头多为斜射方向。当弹头呈一定角度射击时,射击角度越小,形成的擦带痕迹越长;擦带较长的一侧是弹头射入的一侧,擦带较短的一侧为弹头射出的一侧,对不同客体,从不同角度射击,擦带分布形态可能有所差异。对擦带中的附著物质要注意保护并及时提取送交检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