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弗洛伊德·亨利·奥尔波特,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弗洛伊德·亨利·奥尔波特,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 【生卒】:1890—1978,1897—1967 【介绍】: 奥尔波特 美国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是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之兄。1919年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后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至1957年退休。其社会心理学受行为主义的影响,重视实验室研究,与麦独孤的本能学说形成鲜明对比。 提出社会促进论。其实验社会心理学取向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数十年,并为社会心理学从实验室研究走向现场研究开辟道路。 著有《社会心理学》(1924)、《知觉理论和结构的概念》(1955)等。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 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的蒙特苏马。 1922年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24年返回美国,先在达特茅思学院讲授社会伦理学,后任教于哈佛大学。 1930年后任哈佛大学教授。193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理论观点和成就:(1)开创美国人格心理学。 在美国最先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出版第一部人格心理学教科书,并建构一套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人格概念(强调人格动力性、组织性和独特性)、人格特质理论、健康成熟人格理论(动机机能自主、统我及其发展阶段、人格定量和个别研究法)。(2)参与创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极力崇尚人的尊严与价值,创制一套价值研究人格测验,并参与发起和资助人本主义心理学组织的建立。 还编制多种评定人格的测验,如与其兄编制《A-B反应研究》,与弗农合编《价值研究》(1931,1951,1960),与弗农和林泽编制用以测定价值取向的人格量表等。(3)奠基人本主义自我论,探讨健康人自我、有意识自我和统我的形成与发展。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著有《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1937)、《人格的本质》(1950)、《成长: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1955)、《人格与社会交往》(1960)、《人格的模式和成长》(1961)、《心理学中的人》(1968)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