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nurveda《他奴罗吠陀》,谈箭法、兵法的吠陀。 知识链接 (1) 概述:《他奴罗吠陀》是古婆罗多时期谈论战争艺术的科学论著。由于其关于战争艺术的特殊重要性,因此这部科学著作被尊为一部吠陀经。一些学者认为论箭法其实并没有借鉴许多古代的内容,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与谈箭法相关的许多书籍。 (2)《火神往世书》中的一些细节:由于一支军队往往由四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即战车、大象、战马以及士兵,因此这也被视作四足。论箭法被分为五个部分。❶机械战:即使用了机械工具的战争。投石机、弓箭以及其他的诸如此类的机械都包括在内。 ❷徒手战:即以手作为主要的战争工具。石块、狼牙棒等等在其中都会被使用。 ❸矛枪战:包括对像矛那样的工具的使用。 ❹剑战:指的是像从来离不开手的剑的使用。 ❺搏战:指的是仅用徒手而不使用武器的战斗。希望战斗的人应该准备好自己的武器。他也应该甚至在精疲力竭之际也不会感到疲倦。以弓箭为武器的战斗被认为是最好的、也是最激烈的战斗,其次则是以矛为武器的战斗,以剑为武器的战斗被认为不好,而徒手的战斗则被认为最次。 (3) 受训者:在谈箭术中只有婆罗门才有资格成为老师。刹帝利和吠舍都应该向他学习。而首陀罗则可以在危险之中独自战斗。他不可以向老师学习战争的技能。那些混血者则在战争中为国王而战。 (4) 不同的站姿:当进行战斗的时候,根据人脚、脚后跟以及膝盖的不同姿势,你有九种站立姿势。❶萨摩帕达:腿脚紧紧贴在一起。 ❷维萨迦:保持你的双腿分开27 英寸站立,而且保持膝盖直立不弯曲,将身体的重量集中在你的脚趾之上。 ❸曼达罗:膝盖分开36英寸,保持圆环形状站立。 ❹阿里迦:弓起你的右膝盖和大腿,呈犁具形状,保持站立不动,同时将你的左腿拉开45 英寸站立。 ❺波罗贴里陀:弯曲左膝和大腿,像上述姿势那样站立。 ❻发陀:保持右脚伸直,让左脚与右脚的脚后跟和脚踝成垂直关系,脚趾分开。这种站立的姿势保持不超过十二指宽。 ❼丹达耶陀:保持右膝弯曲、左腿伸直,反之亦然。 ❽毗迦陀:保持上述姿势,但是两腿间的距离是两掌宽。 ❾斯瓦斯提迦:保持双腿16 指宽分开站立,微抬双脚保持双脚水平姿势。 (5) 箭的使用:人在使用弓箭之前,他首先应该采取斯瓦斯提迦的站姿,并且保持弓朝下的姿势。他应左手持弓,右手拿箭。然后他应当采取维萨迦的站姿,将弓的一端放在地上,然后将弓弦拉向另一端,来检验一下弓弦是否有足够的力度。然后从弓鞘之中取出一支箭,将箭头插入离弓着地的那端不远之处。之后,将自己的臂肘放在弓的上端,前臂微弓,拳头紧握。紧握的拳头要保证够得着弓的顶端,这对弓箭来说至关重要。他应该将弓弦系好, 确保所系的弓弦距离弓的距离为12 指宽。他应当将弓放于自己的肚脐前方,背在屁股后面的箭支颤动着。取出一支箭后,他便应该将弓抬起,再将箭放在位于其眼睛与耳朵中间位置的弓弦之上。他应当左手紧握箭支,以确保箭支可以碰到乳头。弓不应水平、垂直、侧向或者来回翻转摆动。用食指、拇指取箭,将其固定在弓弦之上,在射出之前将弓拉满。确定目标可以这样来做:凡是一个人的目力所及并且可以为所握之拳覆盖之物,均为其弓箭可以射到的范围之内。当射出一支箭之后,应该立刻取出另一支续上。 (6) 剑和盾牌的使用:使用剑或者盾牌的方法有32种。 (7) 武器:车轮;矛;铁棒;狼牙棒;斧头;榔头;金刚杵;小飞镖;投石器。 (8)《摩诃婆罗多》中的谈箭术:《摩诃婆罗多》中涉及谈箭术的内容如下:❶有年仙人是一位谈箭术导师,慈悯从他那里学习了谈箭术,后又教授了其他许多弟子(《摩诃婆罗多·初篇》,第129章)。 ❷德罗那向持斧罗摩学习箭术,并将其传授给自己的许多弟子,其中包括俱卢百子和般度五子(《摩诃婆罗多·初篇》,第129章)。 ❸圣人阿耆尼威萨从投山仙人那里学习了箭术( 《摩诃婆罗多· 初篇》,第133章,第9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