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康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康德 【生卒】:1724—1804 【介绍】: 德国哲学家。 出生于小手工业者的家庭。1740年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神学,但是他偏重学习哲学、数学和物理学。 大学毕业后,做过九年家庭教师,31岁才取得编制外的讲师资格,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 直到46岁时才升为教授。 他讲过许多课程:逻辑学、形而上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地质学、伦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73岁时辞去大学的教学职务。 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城。他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他的《论脑病》(1764)、《对于美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1764)、《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9)和《实用人类学》(1798)等书。 康德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休谟,他在心理学史上虽无重大贡献,但仍有相当影响。 首先,康德是近代心理学知情意三分法的倡导者。 他根据官能心理学的标准,把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种官能。他认为这三种官能是独立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由其它一种派生出来。 他的这种主张来自他的三大批判的哲学著作。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认识论,相当于认识活动;《判断力批判》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情感;《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讲伦理学,相当于意志活动。康德的三大批判哲学不仅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也构成了他的心理学体系。至今仍有影响。 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形成的问题。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悟性和理性三种形式。他认为这三种人的认识能力是由“质料”(经验)和“形式”(先天的直观形式和思维形式)二者构成的。他的这种关于“形式”的先验说对理性心理学有很大的影响。 康德很重视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综合统一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靠“统觉的综合统一”来实现的。 如果没有统觉的综合统一,任何感觉的综合、想象的综合和概念的综合都不能实现,任何认识经验都不能形成,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获得。康德的这种统觉原理对冯特有直接的影响,至今它仍然是心理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