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废私立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废私立公 “私”指偏私、私心、亲疏不能一视同仁;“公”指公正,出以公心。 意谓去掉私心,确立公心;除去偏私,秉公办事。清人戴望注“废私立公”为“公而无私”。 管仲学派对于君、臣、官吏的道德要求。出自《管子·正》。 管仲学派在对君、臣的道德要求中,最主要的规范就是公正、中正,简而言之即是公,公而无私。管仲学派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有三:其一是他们重视法治。 重视法治就必须对天下人实行统一的法度,一之于法。这就要求执法中正,不得徇私枉法。 其二是管仲学派的道德观念已经从周朝的“亲亲而爱私”的宗法道德观念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利国为仁”的新的道德观。其三“废私立公”是对君臣的职业道德要求。君、臣、官吏,都是国家公务人员。为君的所爱不得偏私,而应当如天地日月对待万物一样一视同仁;为臣的只有废私立公,大公无私,才能为国家推举贤才,才能在处理公务时秉公执法,先公后私。 文中说:“爱民无私曰德”。“废私立公,能举人乎?临政官民,能后其身乎?……举人无私,臣德咸道。能后其身,上佑天子”。管仲学派提出的“废私立公”的命题,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