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旣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滞。
【集校】: 洪兴祖:年旣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 滞。 校语:埳,一作轗,一作輡。埳,苦个切。 轲,苦个切,又言坎可。轗,音坎。 埳坷,不平也。輡轲,车行不平,一曰不得志。 黄省曾:年旣已过太半兮,然輡轲而留滞。 明繙宋本:年旣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校语亦同。 朱多煃:年旣已过太半兮,然輡轲而 滞。 庄允益:年旣已过太半兮,然輡轲而 滞。 刘师培:《后汉书·冯衍传》注、慧琳《音义》七十五引同。 《原本玉篇·土部》引“ ”作“塪”。《文选》魏文帝《杂诗》注又引作“轁”。 。【集释】: 王逸:輡轲,不遇也。 言己年已过五十,而輡轲沈滞,卒无所逢遇也。 黄寿祺:埳轲,即“坎坷”,道路不平,比喻境遇不顺利,不得志。 王泗原:太半,以人生百年而言,五十爲半。 潘啸龙:太半,大半。 汤炳正:留滞,停止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