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设生产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设生产会议 贯彻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实行社会监督和劳动者直接参加生产管理的一种形式。 其职能、权利和义务,在苏联部长会议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1973年7月18日批准的条例中已有规定。 常设生产会议的成员是:工人和职员以及党、政、工、团、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会、发明与合理化建议者协会的代表。选举成员时,在工业企业和建筑单位(包括其结构部门)至少应由300名工作人员参加。在农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包括结构部门)应由100名或更多的工作人员参加,其任期同工会委员会一样,常设生产会议可按需要召开,但每季度至少一次。 常设生产会议的活动,有助于开展社会主义竞赛,培养集体对生产效果的责任感,发掘每个工作岗位的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常设生产会议可讨论并通过采用科学技术成果、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决议。 农业企业、农工企业和生产联合公司的实践表明,常设生产会议的工作,可保证大大减少农产品在生产、销售和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正是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产生废品和不合理的原材料消耗等。 常设生产会议有权听取各企业、组织及其结构部门的领导人关于财务-经营活动总结和常设生产会议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