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无名
师:军队。 名:名义,引申为理由。 出兵征讨而没有正当的名义。 也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 语本《礼记·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领军应来江右,师出无名,此是何义?”《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后序》:“(徐)铉朝于廷,仰而言曰:‘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 也作【兵出无名】。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另有【师出有名】。出兵有正当名义。也比喻行事有正当理由。语本《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亲翁知道状词难写,没有把亲母告做被告,亲家填做干证之理,只得做对头不著,把打坏家人的事都归并在他身上,做个‘师出有名’。”《洪秀全演义》第二十一回:“因此派人到各府州县,分头演说,果然人心日进,皆知天王师出有名,多为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