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市舶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市舶司 宋代为管理对外贸易而设置的机构。 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取得广南以后,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管理外贸事务。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又在杭州、明州设“市舶司”。当时,连同广州一起叫“三司”。 三个贸易港中,广州最大,最繁盛。广州的外贸收入常占三司的9/10。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设泉州“市舶司”,第二年又在密州设“市舶司”。南宋孝宗隆兴时期(公元1163~1164年),在秀州、温阴军三处设“市舶司”,但贸易额不大。两宋的市舶司制度,在唐代市舶使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职责有4:一是管理舶商;二是征收舶税;三是低价收购舶货;四是对“抽解”“博买”的所得舶货,进行处理。元代沿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