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原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连续不断。川:河流。息:停止。 [出处]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朱相远《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看看街市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想想火车站内摩肩接踵的拥挤,喧哗嘈杂的声浪,令人窒息的汗臭……到处人满为患。” ❷ 作谓语。何为《临江楼记》:“连日以来,北京的捷报频传,整个山城都沸腾了。欢庆的游行队伍川流不息,男女老少倾城而出。 ” [附条] ❶ “川流不舍”。南朝·梁·萧绎《金楼子·后妃》。 ❷ “长流不息”。梁衡《晋祠》。 [同义] 络绎不绝 源源不绝 接踵而来 [反义] 人迹罕至 路绝人稀 [辨误] 川,不能写作“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