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屹立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比喻像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巍然:高大的样子。屹立:山势高耸直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〇回:“(典)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功能、例句]作谓语。峻青《雄关赋》:“在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著异族的入侵,捍卫著神圣的祖国疆土。”又“它,永远巍然屹立于我们伟大辽阔的国土之上,屹立在亿万英雄儿女的丹心之中。” [附条] ❶ “巍然耸立”。《雄关赋》。 ❷ “巍然矗立”。 雨果《悲惨世界》四部一四卷。 [同义] 岿然不动 傲然屹立 安如泰山 [反义] 摇摇欲坠 岌岌可危 风雨飘摇 [辨误] 巍,不读wèi。 屹,不读q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