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岩羊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岩羊角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基源 为牛科岩羊属动物岩羊的角。 原动物 岩羊Pseudois nayaur Hodgson,又名青羊、半羊、石羊(《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 体形中等,颇似绵羊,成体体重不及50kg。头狭长,耳小,颏下无须。无眶下腺,但该部位的毛较稀疏而近乎裸露。 足腺及鼠鼷腺不发达,或仅小兽有之。乳头2对,位于鼠鼷部。 全身毛长度相似。体背毛色棕黄或灰褐,腹面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背腹间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角相当粗大,但并不很长,角基始向外分歧而不往高长,角夹略微偏向上方,角弯度不大,最长约600mm。雌兽角短小。角表面光滑。角尖端部之内侧有极微的小棱,但不形成环棱。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2000~3000m以上高原地区。多在山峦起伏及开阔的山谷草地活动,无一定居住场所。喜群居。以青草及灌木枝叶为主食。分布于西藏、四川及西北、华北等地。 。【生药】:采集 全年均可采收,猎后将角锯下干燥。 产于青海、四川、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 贮藏 置干燥处。 鉴别 角呈长圆锥形而弯曲,长可达60cm。雌兽角短小,角基始向外分歧而不往高生长,角尖微偏向上方,角表面光滑,角尖端部不形成环棱。 质坚,不易折断。气微,味淡。 加工炮制 将角煅烧成炭,研细末。 。【化学】: 含角蛋白(Keratin)、肽类、氨基酸、脂类、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69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发热,胃肠脓肿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5~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