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兰花根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兰花石参、鸡肉参(云南),小石参(四川)。 基源 为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西南风铃草的根。风铃草属全世界有200多种;中国有20余种,其中供药用有4种。 原植物 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近圆锥形。茎单生,常带红紫色,高15~50cm,通常多分枝,有开展的淡黄色硬毛。叶无柄,菱状卵形或狭卵状菱形,长达2cm,宽达7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少数小牙齿或浅波状钝齿,两面有短糙毛,下面毛较密。花1~2朵生茎或分枝顶端,下垂,有时组成聚伞花序;花萼筒长约2.5mm,密生长糙毛,裂片5,三角形至三角状钻形,长4~6mm,宽1~5mm,全缘或有细齿,有糙伏毛;花冠蓝紫色或蓝色,管状钟形,长8~14mm,外面密生短柔毛,5裂近中部,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药狭条形,长约3.8mm,花丝长约1.5mm,有毛,子房下位,花柱下部有疏柔毛,柱头3裂。 蒴果倒圆锥状。种子矩圆形,稍扁。 花期5~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86页.图618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和疏林下。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 含甾醇和三萜烯类。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50 【药性】: 性味 甘,微温。 《云南中草药》:“甘,温。” 功效 养血,祛风,除湿。 主治 风湿瘫痪,破伤风。 《云南中草药》:“养血除风,利湿。治风湿瘫痪,破伤风,虚劳咳血。”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炖肉服。 。【临床应用】: 食疗 《云南中草药》:“治风湿瘫痪,虚劳咳血,破伤风:岩兰花根15~30g,炖肉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