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稔根
【概况】: 基源 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植物桃金娘的根。 原植物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 余项参见“山稔子”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酚类、鞣质。 参考文献 中草药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711 【药性】: 性味 甘、酸、涩,平。 ❶ 《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涩,平。” ❷ 《福建中草药》:“微酸、平,温。” ❸ 《中药大辞典》:“甘、微酸,平。” 功效 祛风除湿,止血止痛。 主治 头痛,肝炎,血崩,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疝气,痔疮,烧烫伤。 ❶ 《生草药性备要》:“治心痛。” ❷ 《广西中药志》:“治伤寒,热入血室。” ❸ 《岭南草药志》:“解久热不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 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福建中草药》:“治疟母:桃金娘(即山稔)鲜根60g,红糖60g或加乌药15g,水煎。早晚分服,连服3~5天。” ❷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治疗慢性苯中毒:山稔根与女贞子、早莲草各等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10g)。日服3次,每次1~2丸。10天为1疗程。 服至血象恢复正常停药。” ❸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治疗妇女血崩症(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及盆腔炎引起的月经过多):取山稔根与地稔根各60g,五月艾叶15~30g,炒至焦黄,加入清水600ml,白醋100ml(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不放白醋),煎取400ml。分1~2次温服。” 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痢疾:桃金娘根1500g,算盘子根、车前草、大田基黄、仙鹤草各30g,加水500ml,煎熬浓缩至200ml。每服15ml,每日3次。” ❺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消化不良:桃金娘根,南天竹根3~6g,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 ❶ 《福建中草药》:“治头痛,虚寒哮喘:桃金娘干根60g,水煎服。” ❷ 《福建中草药》:“治胃气痛:桃金娘鲜根60g。炒至焦黄色,酒淬,水煎服。” ❸ 《福建中草药》:“治关节风湿痛,久伤痛:桃金娘干根60g,水煎。酒冲服。” ❹ 《岭南草药志》:“治汤火伤:山稔根烧炭,研细末,用牛油调涂患处。” 食疗 ❶ 《泉州本草》:“治劳伤出血及糖尿病:山稔根30~60g,同猪瘦肉炖服。” ❷ 《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鲜山稔根30g,同雄鸡1只(约500g重),老酒250g,酌加开水,炖2小时。分2~3次服。” ❸ 《岭南草药志》:“治痔疮:山稔根60g,槐花米20g,与猪大肠同煮,煮熟后去药渣。服其汤和猪大肠,连服数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