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刀根
【名称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 异名 刀斧伤根(《陆川本草》),山大颜、刀枪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的根。 原植物 九节Psychotria rubra(Lour.)Poir(Antherura rubra Lour.),又名九节木、大罗伞(《全国中草药汇编》)。 余项参见“山大刀”条。。【化学】: 根和叶经预试验表明,含酚类、鞣质、甾体(或三萜)、内酯和有机酸[1,2]。 附 茎中含山大刀素(Psychornbin),具显著的细胞毒活性[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1064 [2] 中药大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3 [3] CA 1988;107:190455a 【药性】: 性味 苦、涩,微寒。 功效 祛风除湿,消肿解毒。 主治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痛,胃痛,疟疾,痔疮,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❶ 《陆川本草》:“治跌打损伤。” ❷ 《广西中药志》:“散瘀止痛,消肿。治骨折刀伤,风湿痛。” ❸ 《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去湿,接骨生肌。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白喉;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胸中滞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中草药》:“治风火牙痛:大罗伞根30g,捣烂,冲温开水取汁含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