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尹善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尹善道 【生卒】:1587—1671 【介绍】: 朝鲜王朝宣祖、显宗年间的诗人、文臣。 字约而,号孤山、海翁,雅号忠宪。原籍海南。 生于汉城的贵族之家。 喜欢钻研学问,涉猎诸子百家之书。 1612年进士及第,历任兵曹佐郎、工曹佐郎、工曹参议、同副承旨等官职。时党争激烈,曾先后四次被革职、流配。 1616年,他以成均馆儒生的身份,上诉掌握重权的李尔瞻,囚受其打击,翌年被流配到咸镜北道庆源,接著移配到机张。作《被谪北塞》诗。 1624年获释,历任户曹佐郎、汉城庶户、侍讲院文学、星州县监等职。 不久辞官,回到故乡海南。1636年,后金入侵,率弟子数百人赴江华岛,准备参加抗战。因听说江华岛陷落,和议已成,遂驾船去济州。 途中见甫吉岛风景秀美,建乐书斋,打算在那里定居。1638年,国王仁祖因他战后未去朝见,又把他流放到盈德一年。 1652年,出任礼曹参议。国王孝宗死,因服制问题和重臣宋时烈意见相左,1660年被流放,1667年放回。 由于激烈的党争,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偏僻的流配中度过。 尹善道是国语诗歌时调的名家。他在盈德流配后,在故乡海南所写的《山中新曲》(包括《朝雾谣》、《夏雨谣》、《日暮谣》、《夜深谣》、《饥岁叹》、《五友歌》)、《山中续新曲》和老后隐退时所作《渔父四时词》,代表时调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大多是优美的山水诗,从时序、气候的变化中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饱含著热爱祖国山川的深厚感情。 其中的《五友歌》,吟咏水、石、松、竹、月,以表现它们的净洁、坚实、光明,寄寓著作者的生活理想。《渔父四时词》是尹善道最有代表性的长篇时调,全篇包括春词、夏词、秋词、冬词四部分,各10章,写渔父驾船出海经历的四季变化,春天的海燕,水面的夕阳,渔村的房舍,夏日的白云,秋天的明月、清风,冬日的雪景,在他的笔下组成一幅多采的画面。随著景物的变幻,渔父联想到武陵桃源和月宫里捣药的玉兔,陶醉其中,乐而忘返,把人世的纷扰置诸身外。然而,尹善道并不是一个忘情山水的隐士。 他在写了这些作品之后,又去做官,继续投身到政治斗争的旋涡。他之所以写山水诗,是企图用一尘不染的自然界的清新气象来衬托朝鲜朝官场的污浊,是他不满现实的一种隐晦、曲折的表现。 他希望能够出现一个清明的世界。在艺术上,尹善道突破了短小的平时调的束缚,创造了较完美的连时调的形式。他的时调作品开拓了国语文学的处女地,给国语注入了清新的新意,并活用它创作了优美的抒情诗,对时调的发展影响甚大。他的时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77首,与郑澈并称为诗歌文学的双璧。 尹善道的汉文著作有《孤山遗稿》,其中除汉诗外,还收有辞、书、疏、序、记等文章。书已失传,现在只能在《大东诗选》里看到他的少量汉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