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下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下葬xià zàng

把棺材埋到土里:等到外头,还放五七做大道场才掩灵,明年往南去~。(六九·1696)

下葬

下葬

窆 落葬
死后入葬:黄金入柜
称帝后下葬:奉安
把停着的灵柩运起入土:起灵
运送棺柩下葬:送殡 送葬
将灵柩车上的灵柩放入墓穴之中:降舆
用机械将棺柩落葬:机窆
盖土埋葬:掩土
在坟上添土:封墓
(落棺下土:下葬)

☚ 下葬   安葬 ☛

下葬/安葬

☚ 埋葬方式   下葬 ☛

下葬

旧时丧葬习俗。满汉皆有,东北各地均有此俗。出殡前,事先择定墓穴掘坑,坑比棺宽长各多于半尺左右,入葬前坑上多搭罩棚以待。至葬时,先祀土地神;死者家人跪于坑前或四周举哀,棺木抬至坑上方用绳绞贯而下,死者头北脚南;第1锹土多由丧家主祀人亲填,填至与穴口平,杵打结实,上起坟,然后祭奠。3日后,诣墓培土曰“圆坟”。未成年男女不用棺而用木匣殓之,葬而无坟。如系夫妻合葬,夫之葬位多居左,如尚有继娶者则在妻位下依次葬之。近年个别农村仍有土葬者,但仪式从简。

下葬

丧葬习俗。清中叶以来满、汉皆有之。出殡之日于事先择定的墓穴处掘坑,以棺入后四周有3寸左右空隙为度,坑上或搭罩棚。至葬时,先祀土地神,死者家人跪于坑前或四周,棺木抬至坑上方用绳绞贯而下,死者头向北方。第一锹土一般由丧家主祀人亲填。填土至与穴口平,杵打结实,上起坟,然后祭奠。死者如系15岁以下未婚男女,不用棺而以束身木匣殓之,葬而无坟。如系夫妻合葬,夫之葬位多居左,且高于妻位,如尚有继娶者则在妻位下依次排列。

下葬

下葬xiɑzɑnɡ

传统丧葬习俗。俗称埋人。一般讲究在午前入土,各县略有区别。渭河以北须在10时前,渭河以南则在12时前。下葬时,将棺材平稳地放入地窑内,定好方向,放好随葬品,点燃长明灯,然后封口。随即全土,众人动手填坑,堆土为冢。封土后,淳化讲究孝子谢客,三叩头。再由老小外家、娘舅家、众亲戚、户族依次奠酒,孝子最后奠酒谢客。然后到场孝子痛哭、化纸。由阴阳先生先祀土,孝子上香、酹酒,读祝文后,礼成。长武县彭公乡方庄村丧葬封土时,还要吟唱《封土歌》,其词云:“四尺崇封,玉骨深藏。水源灵脉,常发其祥。墓前拜别,追远焚香。愿我后昆,百世流芳。自葬之后,人财两旺。子子孙孙,永世其昌。”秦都、渭城两区老人落葬后,要请阴阳先生以罗盘校正方位,大孝子进黑堂用眼罩(麻冠)抹净棺材,放进“金童玉女”等纸制随葬品,然后点火封口。乐人吹奏,亲朋燃香化纸,礼宾宣读安葬祭文,女孝哭吊,九步一拜而回;众邻全土起坟堆,男孝子将丧杖按辈次分白、黄、红三种颜色,列成三排,插于墓堆之上。孝子挽起吊孝,登好孝鞋,招呼抬埋的乡党、亲朋返回,开宴招待,孝子跪拜谢孝。宴席间约定头七、五七、终七祭坟时间。乐队奏乐,谢送亲友。乾县一带讲究坟前棺木一抬离棺轿,就要立即将棺轿抬走。棺木一入墓室,按方位摆正位置,然后点燃香烛,再用土坯堵严窑口。填土时,第一撮土要由孝子填入,然后由邻居填埋,土堆要呈圆形或一头大一头小的鱼形。土堆封好后,孝子立即返回村边,分别跪在大路两旁,向送葬的邻居、亲友磕头,以示感谢,然后吃送葬饭。一般是只喝酒,不吃主食。旬邑县南原流行由执客头领上孝子,向帮忙的客人谢饭并作揖。执客头唱道:“孝子给咱谢饭哩,没得辣子有蒜哩。有看哩,有转哩,瞎好吃饱谁管哩。”坐在上席较年长的人接唱道:“操着哩,吃着哩,端上杯子喝着哩。不要嫌我罗嗦哩,相互帮忙多着哩。”

☚ 干煸鳝鱼   大头和尚戏柳翠 ☛
下葬

下葬

又称安葬,最早的墓是无坟堆的。《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方言》十三:“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虽说的是古人的墓地不筑坟,但此时已有掩埋之事已确定无疑。到了周代,贵族阶层开始在墓上筑坟堆,《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变”。随后,筑坟之习遍及民间。

☚ 出殡   挖墓穴 ☛
000044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