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杉藻
【名称出处】:《藻类名词及名称》 【概况】: 基源 为杉藻科杉藻属植物小杉藻的藻体。 原植物 小杉藻Gigartina intermedia Sur.,又名小松藻(《全国中草药汇编》),茶叶藻、茶米菜(台湾)。 形态 藻体紫红色,偃伏,高1~2cm,有时可达45cm,密集成团,有光泽,软骨质。藻体匍匐部分向下生附著器,向上生出直立枝,分枝极不规则,略成羽状,扁平,强烈反曲,末端尖锐,枝间常被附著器相连。 体表向外常生出一些小突起。皮层由密贴放射状分枝的体细胞组成,髓部由无色丝体交织构成。四分孢子囊深埋髓部附近,呈十字形分裂。 囊果球形,突出藻体表面,上生1囊孔。(图见《浙江海藻原色图谱》.73页.图1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中潮带岩石上。 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日本也有分布。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 。【药性】: 性味 甘、咸,寒。 功效 清热,和胃,通便。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