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药证直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著作。 一作《小儿药证真诀》、《钱氏小儿药证直诀》。3卷。 北宋钱乙(仲阳)撰。其实际成书系由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闫季忠(一作孝忠)将所得钱乙儿科方论参校整理编成。 闫氏于书前撰序,论治小儿有五难:6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脉微难见,不得其审;骨气未成,形声未正;小儿多未能言,言亦不足取信;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是治小儿难易最早言论。闫氏复赞钱乙治小儿赅括古今,治法简易精审,如指诸掌。全书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记病案23例;下卷载诸方。 脉法首述小儿五脏所主病证,以及观察小儿面上证、目内证等诊断手段,为前此医书记载所无。次述惊痫发搐、疮疹、吐泻、咳嗽、诸疳等病,按证联系脏腑,注重病因和发病季候、时间,分别长幼,区别兼证,针对病情考虑治则和用药。于儿科治疗颇多发挥,《四库全书总目》推为“幼科之鼻祖”。该书载115方,其中脏腑辨证立方遣药者较多,如导赤散、泻白散、泻黄散、益黄散等均为名方,为后世所沿用。 钱氏并善于在古方基础上变创新方,如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之崔氏八味丸,钱乙以“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减去原方肉桂、附子2味,名为六味地黄丸,用为幼科补剂。明薛己承其方,并以此作为直补真阴要方,为后世所广泛应用。 书末附《闫氏小儿方论》、董汲《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小儿药证直诀》在早期儿科著作中具有代表性,并可概见宋代儿科诊疗水平。 《宋史·艺文志》曾著录《钱氏小儿药证直诀》8卷,南宋《直斋书录解题》作《小儿药证直诀》3卷,《郡斋读书志》则著录为《钱氏小儿方》8卷。《小儿药证直诀》清代多次刊刻,日本庆安元年(1648年)亦曾刊刻。 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